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我与名师工作室共成长
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虞赛玉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兼班主任,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教学和教育的有效性,多一些班主任德育管理方面的学习成长,我于2017年6月加入了武进区“徐红芬名师工作室”。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为平凡的一员,我如苔,朴素无华,却始终努力借力成长,绽放自我光彩。在这个班主任团队里,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和学科,但是工作室各个成员管理风格迥异,有的富有激情,做事干脆利落;有的沉稳老练,做事认真严谨;有的文采飞扬,语言精练;有的温文尔雅、细腻婉约······真是八仙过海,各有神通,让我大开眼界。每次工作室活动,无论地点多远,我们会像井冈山会师一样,格外珍惜参与学习的机会,沉浸其中,因为在那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追梦者,有大家一起分享教育教学的快乐······
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默默付出,静待花开
加入名师工作室,每次活动总是那么难能可贵而令人感动,工作室全体成员从四面八方的学校赶到活动所在地,徐校长总是准备充分,从联络学校、设计活动、发放资料、研讨发言,组织地井井有条,她的热情、乐观、爽朗的笑声感染并鼓舞着每一位成员,指引我们用理论搭建知识框架平台,她用殷切的期望描绘了借平台促发展的广阔前景,用默默的行动带动工作室创建课题、扩大规模、扩展影响,用个人魅力和才华提升我们的专业化发展。我们在活动中建立了工作友谊,大家总能彼此信任,形成默契,激情澎湃;我们怀揣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朝着团队指引的方向,回到自己的教育地盘大干一场。
就拿我和我们班级学生共同组织策划设计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自主发展》高一主题班会来举例。我针对工作室需要围绕“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特点及特色项目,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31日提出的2018新年贺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围绕班级存在的众多学习问题,为了引导我们的高一7班学生能够尽快查找自身陋习并解决学习动力不足问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勇于突破,走出美术班学习瓶颈,开展了相应的主题班会。当看到学生展示了设计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富有逻辑的环节考虑,主持人语言的精彩灵动,班级成员共同控制的班会节奏,学生出色的情景剧演出,学生发言时的那份真诚与对我的认可,对学长、学姐大学生活的向往,结合艺术特色制作精美而幅创意的绘画作品,展示作品时的那份自信与对梦想的渴望,自己萌生的美术院校的大学梦想,富有激情与诚挚的洛高诵,让人静心而有力量感的班歌《夜空中最亮的星》,那句铿锵有力的励志口号·····,为学生背后付出的心血与爱,师生交往中的委屈与不理解,日复一日的早晚陪伴,发生的一幕幕顿时又在我脑海里浮现出来,我眼里噙满泪水,让我感受到原来学生是如此可爱,而静待花开是如此重要。不得不承认,活动是成功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变化,学生也在不断地改变着我这个老师。只要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能够迸发出无穷的创意点子,将学科知识进行渗透,将知识融入德育思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生之间产生共鸣,从而最终形成学习共同体。徐红芬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认真地聆听了我的班会课,给我了莫大的鼓舞与肯定,并且也提出了班会课需抓住细节,挖掘小点,向其深度发展的方向探究,从而引领着我不断反思学习,不断提升教育能力。
有了第一次的摸索尝试,在上次班会课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区级主题班会公开课《叛逆﹒情绪化﹒挫折——逆商的培养》应运而生,由我构思框架,由学生制作课件,主持、策划,串联相关环节、自编自导各项活动,将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我们的7班的这抹青苔,也在一次次班会中生根发芽,期待开花。从这以后,我树立了以主题班会为德育阵地的信念,与学生一起成长,与名师工作室一起共同成长,最终通过师生的奋斗努力,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获得累累硕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名师工作室成员坚定地行走在德育的修行之路上,用爱心坚守教育主阵地,陪伴学生一路成长!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沟通交流,启发心灵
00后的学生,个性强,自尊心强,逆反心理强,缺乏感恩之心,学习基础薄弱,压力较大,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学习上的帮助,而我也没有先进的理念来扭转甚至改变这一切。然而每当我愁的焦头烂额的时刻,甚至想要放弃班主任工作时,工作室的老师们总能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诫:你付出的一切,若干年后学生终究会得以理解,更能感激你的深意。同时针对目前的学生身边发生的问题及现象,如学生心理问题、手机问题、自杀现象、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电影《悲伤逆流成河》等,工作室成员总能进行深入分析讨论给以启发,让每一次交流都注入新鲜血液。针对班级及社会问题,我经常利用学生交流群表扬并感谢班里的优秀学生,引导撰写活动感受,推送校内、年级及班级的活动报道,转发一些经典的文章引发学生思考,关注自身行为,从而引领班级学生不断传播正能量。
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的,由日常教学管理细节带动德育,由问题引发探究思考交流从而得以落实解决,由他人引发自我反思带动实践,正是由于名师工作室的集体智慧和高瞻远瞩的指引,让我逐步解决了班主任管理及德育管理的困惑,从而使现实中生成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在一次次心灵语录的滋养中,我们7班的那块青苔,有了更多的雨露与营养,茁壮成长。
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挖掘潜能,引领成长
俄国契科夫曾经说过:“艺术给我们插上翅膀,把我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作为美术老师,又是一名班主任,我一直在思考,我与其他班主任有何不同呢?我的7班与其他班又有和区别?名师工作室的宗旨指导我,要有根,要有魂。我们要成为一片青苔,我们要用毅力唤醒灵魂,用画笔书写青春与人生。
今年的春天,我们7班来到林南小学画墙绘,留下了运动的痕迹,学生分工明确,利用手中的颜料和画笔,开展“画墙绘”志愿活动。春寒料峭,作为美术老师和班主任,我看到同学们顶着寒风,围绕在我身旁忙前忙后,米尺定高,粉笔起稿,丙烯上色,细节刻画,经过整整一天的努力,40多幅作品近两百多米长的墙画在赞叹声中绘就。看着7班孩子们技法娴熟、热情高、不怕苦、不怕累,并能互相鼓励;看着孩子们清洗着调色盘,自觉地做着清理活动,彼此互相帮助,感觉既美好又庆幸,让我感受到了世界因我们7班孩子因洛高而精彩。我能想象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永远记住这一刻,他们不管身处何境,心里始终有力量和爱存在。
名师工作室每次都秉承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理念,通过活动的德育渗透,深化班主任对班级精神引领的重要性作用。的确,在活动中,我一次又一次地观察并感受到我们的学生所彰显的朝气、才气、个性与创意,甚至通过体验活动唤起学生的情感,在情感碰撞中提升认识。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对于我来说,我只是洛高最为普通而又平凡的一员,而我们的7班就如那抹青苔,虽然渺小,但是永远坚强,行走在奋斗的路上。一年多来,我与名师工作室共成长,就如同我所带的7班,与之彼此共呼吸,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