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读〈弟子规〉有感》
高二(4)班 史少铧
阅读了《弟子规》后,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入则孝”这一章节。
“孝”这一说法自古便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回望上下五千年,不难发现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古训,数千年以来“卧冰求鲤”、“怀橘遗亲”等故事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孝”对许多人来说不仅仅是写在纸上上的方格字,更是一种习惯。
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便被父母呵护着,斗转星移,我们从矮的长到最高的,岁月清浅,父母的身影慢慢佝偻。
顾城说“我想你是一场梦,我想我是一阵风”,在我看来,父母如梦,为我们编制未来美好的梦;我们如风,既能在炎热是带来清凉,也能在寒冷时使人耸肩缩背。
许多人想让这阵风一直给人带来清凉,所以将“孝”与“顺”连在一起,成了“孝顺”。但认真严谨地思考一下,”孝”就真的一定得"顺”吗?我想是,也不是。有句话叫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人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
那当我们发现父母错误的时候,该怎么做呢?《弟子规》里提到了这一点——“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再看古往今来,许多贤士名人也已经给我们做了示范——不要针锋相对,不要怒目相视,少一点面红耳赤,多一点和风细雨。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想这句话用来针对当今流行于天下的“手机党”再合适不过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闯入了许多人的生活,并成功突围,变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手机党”也应运而生。许多媒体都曾报道过:逢年过节,有一种人无论是在饭桌上还是一家人相聚聊天时,只关注手里的手机,以至于对长辈和亲朋好友的关心和询问草草应付。他们最关注的是手机,最离不开的也是手机,不管怎样,一切都以手机为中心。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正是这手中薄薄的手机在人与人之间竖起了一道高墙,无法逾越,最后演变成一道鸿沟。
所以,手机党们是时候放下手中的手机了,是时候回眸身后永不熄灭的目光了,是时候重温那久违的怀抱了,是时候坐下,与他们好好聊聊生活,说说过去,谈谈未来了……
时光匆匆,我们在爱里长大,丰满了羽翼,是否只迷恋自己的那片天空而不再关注脚下哺育我们的大地?这是《弟子规》穿越千年时光,寄来的一份问卷,而它的答案,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
我想我们最大的错误是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的人。都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千万不要让”孝”成为匆匆那年里最大的遗憾!
(指导老师:齐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