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更精彩
——省武高高二学生开展南山竹海社会实践活动
11月18日上午9点,雨后放晴的南山竹海迎来了612名省武高参加社会实践的高二师生。霎时,一阵阵欢声笑语在景区大门“南山竹海”四个大字前盘旋回绕,一张张合影留念定格在山清水秀、秋高气爽的如画风景里。
空山新雨后,绿竹万竿,虽然天气渐寒,秋风已劲。踏着层层叠叠的木板小道,循着若隐若现的石间溪流,同学们在竹林里穿梭:挺拔苍劲的翠竹直冲云霄,竹影幢幢,秋风习习,狭长的竹叶浓密发亮,几乎包住了整片天空;山涧潺潺的溪流水尤清冽,大大小小的鱼儿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是怡然不动,间或俶尔远逝;溪身斗折蛇行,明灭可见,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和形态各异的竹木小屋相映成趣,给同学们以乡土、古朴、原始、自然的意境之感。渐渐地,耳畔的喧嚣离我们远去,大家的身心都陶醉于深秋竹海的恬静淡雅之中。
南山竹林古韵悠悠,置身其中瞬间穿梭了时空,回到那最古朴的年代。“藏在深山人未知,竹林深处有人家”,南山竹海鸡鸣村是个不施粉黛的小村庄,逼真的古山村生活场景,透露着浑然天成的独特魅力。除了有着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风格,同时又不失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韵味。这里有清代的祠堂、明代的古民居,置身其中,你可以感受到苏浙皖三省居民朴实的生活场景。
南山竹海注重竹寿文化的展现,除了拥有中国竹雕刻精品艺术馆之外,景区历史文化区内更是进一步挖掘竹文化之精髓,他们设立了全面展示竹文化的竹文园,共分为“竹之品”、“竹之用”、“竹之境”三大展馆,通过室内展区和室外互动区,融合南山的竹寿文化,充分将竹的文化底蕴,竹的历史知识,竹的各类用途呈现在人们面前,给全体师生带来一场非凡的竹之盛宴。
省武高历来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并将社会实践活动当成课程来实施。此次社会实践开展之前,学校政教处和高二年级组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制定了周密细致的活动方案和应急方案,成立了以徐红芬副校长为组长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微信群发了“告家长书”,印发了《行走的课堂更精彩——南山竹海与竹文化》学习材料。活动结束后,高二年级还将开展“南山竹海与竹文化”社会实践报告评比活动。
(文:怀宁 图:于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