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复习教学遇到的问题:
1、教师讲解、学生记录,追求知识的全覆盖、这种回忆性、记忆性的复习,重复着往日的故事,发展作用有限,难以实现理解的深化和能力的提升,不符合当前新高考的评价导向。
2、习题教学追求量的积累,而不是思维的发展。讲题表现为解题。高三复习更多的表现为体力劳动,在智力劳动方面一般都处于教师的“舒适区”,缺乏改变自我的欲望,远离学生思维、学生立场,学生常常并没有搞懂 。
3、自主的方式只有学生做题,教师或一讲到底或以获得答案为目的的“牵引”,一问一答式的“互动”。“结论导向”,缺乏有效的问题,多样化的互动,难有真正的成长。
二、对现阶段物理复习教学的思考:
1、目的:让学生从“知道”变为“领悟”(或从“知道”变为“解题能力”——素养、品质),一模以后很多学生的解题能力进入了平台期(高原期),这时候我们的老师需要对学生推一把,让他们把知道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2、方式:要把“讲题目”变成“研究题目”,从“解题”到“研题”。从目前听课来看,有的老师在教学中方法不常规,往往缺乏分析过程,所以我们要带着学生审题,带着学生研究解法,从情景到审题,带着学生寻找关键的解题方法,通过研究达到提升学生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目的。
3、手段:集体备课、自主备课。专题化教学,把专题意识融入到备课当中,通过凝练集体智慧和自主根据教情研究。要把课上成让学生有所提升的专题,而不是发展他的记忆。
4、理念:追求自主性:学生务必自主作业,不做不讲,老师务必认真选题,不做不讲,讲的多会让学生缺乏研究,(缺乏深入分析,要给学生时间订正、总结、反思。)
追求过程性:教学要有过程,不能只有正确的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规范性,建议把计算题的过程写在黑板上,并且要表明得分点。
三、一模后一些教学策略:
1、2023年的江苏物理高考试题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范围及学业质量要求,强化必备知识考查,深化基础性,引导教学回归教材、回归课堂。试题通过优化考查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创新设问角度等途径,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深入探究,引导师生在备考中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
2、今年是使用新教材高考的第四年,平时我们的试卷好多图像以及题目或直接或间接来自于新教材,我们在复习的最后阶段也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带领学生回归教材,对一些新的概念、新的说法要着重强调,对一些重要的图表、图像,特别是课后的习题重新梳理,适当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