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装备督导
学籍管理
教师教育
科普学堂
课务查询
李公朴研究
 
>>教育科研>>高考研究>>文章管理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浅析
录入者: 刘中凯 来源: 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4年05月14日

江苏高考实施“ 3+1+2” 模式化学学科采取等级赋分记分方式考试时长为 100 分钟。近几年江苏高考化学命题一直保持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以及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以下简称化学课程标准”),考试内容包括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的内容化学试题考查体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评价理念即实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的核心功能指向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一、试卷结构

通常13道单选题和4道大题组成单选题39一般难度中等,非选择题61难度较大。全卷秉持江苏特色,考点分布稳中有变。

二、内容分析

1特点分析

试题在重视考查必备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考查考生的关键能力在情境创设、信息呈现方式的创新等方面不断提高,更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试题的情境设计基于真实的生产生活和科研成果。试题多以体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发展成果,丰富而生动的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紧扣考查内容,简洁但完整地呈现了解题的必要信息,考查考生在实际情境中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又体现化学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让学生体会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利用化学为社会做贡献的情怀

 

 

试题的信息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创新,增强了信息获取、整合、加工能力的考查力度,较好的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试题情境有多种分类方式 作为高考试题情境更多地是选择复杂情境以考查学生解决生活实践问题和学习探索问题表现的综合素质体现了高考试题的基础性” “ 综合”“ 应用型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 流程图、装置图、晶胞图、原理图、曲线图、合成路线等信息呈现形式注重创新,如有机题中对反应条件的考查, 信息可能就在前面的合成路线中,考查考生从不同角度提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强化关键能力的考查

分析高考化学江苏卷还可以发现在化学学科必备知识维度方面高考试题中更关注化学知识的基础性和综合性需要运用综合性结构化知识才能解答的试比例大大增加特别是21年后的每年高考中,每一大题的问题解决都需要运用物质结构反应原理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探究等方面的知识化学江苏卷对化学必备知识考查的这一变化要求在平时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结构化以提升学生运用结构化化学知识来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突出实验考查,强化实验核心地位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各有 9 个必做实验,意在引导中学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2023高考11题有关FeSO4溶液性质的探究实验是必修的必做实验之一,涉及实验步骤和原理等; 第3题以一整套实验室制氯气的装置呈现,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和部分装置的作用12题、第141617题等也都是在实验的情境中展开科学探究高考江苏卷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查比例上升思维认知能力的考查比例反超学习掌握能力的考查比例需要更重视学生学科思维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是相一致的

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几点启示

1、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科技发展等紧密联系,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展开教学

注重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精心选择素材,特别要关注热点素材,把基础知识教学、关键能力培养、价值观教育深度融合,让学生体验学习化学是有用的,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掌握学科核心知识、思想方法的同时,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正确的价值观,全面实现化学教育的功能

2注重各类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学生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调整面对化学信息的心态。学生在面对陌生的信息时,会本能地感到害怕,认为不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在教授知识过程中,多将知识以多样化信息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化学信息呈现的方式,如文字描述、化学符号等文本类信息及流程图、实验装置、坐标图、化学模型、表格、照片等图表信息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对新化学信息加工的训练,让学生逐步 克服教条、僵化的思维方式,敢于接受、学习新概念,摆平面对化学信息时的心态

夯实基础。信息处理能力离不开扎实的化学知识做支撑。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核心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化学信息素材积累,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平台,关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并结合已学到的化学知识,从化 学视角观察、分析、解释生活中出现的和化学有关的现象,这样既使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培养,又丰富了课余生活

3、强化实验的核心地位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在当前的化学教学中,做实验被讲实验和视频实验所取代,对实验不重视、不研究,学生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处于浅层学习中,丧失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实验的功能是刷题、机械学习无法替代的它不仅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从实验现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及科学探究、创新能力。

情境问题的真实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开放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系统思维能力、迁移应用学科知识能力。 渗透情境问题解决,从根本上克服“ 灌输知识” 的现象,实现

江苏化学高考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使得“ 死记硬背” “ 机械刷题”很难得到高分。从 解题” 向“ 解决问题” 转变, 要求真正在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武进经济开发区凤苑南路1号 邮编:213100 电话:0519-86556341 邮箱: wjsms@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