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1034805727@qq.com 1034759418@qq.com 051986551709

2016年10月5日将迎来七十华诞。我们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届校友、曾经在学校工作过的教职员工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光辉历程

查看详细

>>校庆专栏>>光辉历程>>省武高首任校长壮琛先生传略

省武高首任校长壮琛先生传略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2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谢达山

清 末 举 人 当 代 师 范

--省武高首任校长壮琛先生传略

谢达山

壮琛.jpg

今年是建校70周年,作为同里晚辈学子,有缘考证到该校首任校长壮琛先生的地情资料,现整理成文以资缅怀。

先生姓壮名琛,字灿璇,号儒珍,别号韫斋,立业间曾名树正(公元1889年生—1963年卒)。祖籍湖塘桥北堰壮家村(今属湖塘镇湾里社区),原籍马杭桥南街,从教后定居常州城庙巷(今正素巷南段)。清宣统二年(1910),先生毕业于江苏两级师范学堂(今江苏省苏州中学前身)优级第三分类科1,翌年由学部调京复试合格,奏奖师范科举人,以七品京官分部录用2这年先生23岁,往后便终生从事教育事业。

先生为北堰壮氏第十五世。其祖父名天兴(字三宝,卒于1861年),祖母陈氏,生三子:长行法、次行富、三行高。先生父亲行高(1849—1902),成年后在马杭桥南街创办红木嫁妆店铺,遂由北堰壮家祖居迁徙该地定居,娶马杭桥西南大路头村(今属湖塘镇长虹社区,已拆除)宋元兴次女为妻3,生二子一女:长子玢,次子琛,女名乐天,适小留里塘里村(位于今武进区行政中心西南,属今湖塘镇晓柳社区,已拆除)徐辰。

先生姐夫徐辰(1881—1967),字梦悟,又字元龙4,武进县立师范毕业,历任遥观小学校长、定西乡和武进县议员、武进水利会干事及疏浚长沟河采菱港工程主任,曾为湖塘求实中学常务董事之一。 其次子亮,字伯昕,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徐元龙还和续弦许碧澄(又名许静华,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毕业),与定西乡绅江上悟、蒋文祖、杨廷葆等在湖塘西横街江氏宗祠内创办“天生蚕种制造场”,以及“新华布厂”等实业。

作为马杭街镇寻常商贾子弟,儒珍先生在废科举兴学堂之际,以省立师范毕业之优异成绩,取得钦赐举人功名而录用七品京官,荣成继第八世幼安公5之后,第二个为北堰壮家光宗耀祖的学优致仕者,可以说,这是他争创一流和不懈努力的硕果,这种精神在其后50余年的从教生涯里处处可见。

从公元1911年起,先生先后在常州城区冠英小学、县立女子师范和育志小学任教,1924—1930年在武进县立新坊桥小学(即之前的育志小学)任校长,教务名列前茅,19287月当选为县教育会常务主席。1930年奉令调任县中之际,该校教职员校友会为葆扬壮校长功绩,在校内原城隍庙戏楼廊檐下西圈门南侧墙面树碑铭记6。碑名:“壮儒珍先生纪念碑”。正文:“先生自民国元年来校服务,初为教员,登堂讲授,学子倾心。后为主任,襄助校事,应兴应革,多出荩筹。及任校长,更力争校舍,厘定各项规程,实行经济公开,设图书馆,辟校园及操场,成绩彰彰,在人耳目。今奉厅令,擢长县中,固知必更大有造于彼校。而在我校,愿自今以往,长斯校者,以先生之精神为精神,则先生虽去犹留。爰志数语,藉资景仰”。落款:“民国十九年十月公立新坊桥小学校 职教员校友会敬立”。

经省教育厅考察批文,193010月壮琛先生被委任为武进县立初级中学7校长。先生治校有方,主张民主办学,作风严谨,倡导科学教育和教学研究,1931年,又首创教务、训导、童子军合一管理体制,教学质量日趋提高,连邻县许多学子都来报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先生多次组织县中及全县师生,与全国人民一道,掀起抗日救国和抵制日货运动。

其时,县政府长期拖欠教薪和教育经费,以致影响到师生生活安定和学校正常教育。于是在19311122日,先生主持县立学校联合会,召集32校代表讨论向县府催发欠款问题,决定发表宣言,并且县立学校校长到县教育局提出总辞职。由此震动县府,所欠款项得以逐步解决。

19356月,省教育厅抽考县中第八届毕业生,成绩名列全省第二。同年9月,中国童子军总会委任壮琛校长为本校童子军(646团)团长。10月,该校60名代表参加全省童子军大检阅、大露营,名列全省第五。19363月,教育界组织县间对口交流,吴县督学王霈来县中视察后,称道校长“办学十余年努力改进训教有方”,由此,先生受到通令嘉奖。

19379月,日寇攻势迫近江南,先生决定去安徽等内地联系迁校事宜,10月,寇势愈紧而事尚未有果,先生只得宣布学校停课,教职员工留职停薪、学生停学自找避难之处。由此,先生也携家眷去西南避难。期间,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立平乐初级实用职业学校8任事务主任兼教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先生回到家乡。19468月,热心教育的乡绅杨廷葆等在湖塘桥永宁庵内筹建中学,初名“私立武进求实初级中学”(俗名求中,今),特聘先生为首任校长兼教导主任。“壮树正同志是位好校长”9,他把以往的经验治学于“求中”,以身作则带动全校师生。他贴在办公室的对联是“树人唯教育, 正义在修身”;他要求在校的五子壮忠、六子壮念,在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交往上自强,对其他学生也同样;为激励师生认真教学,还在庵大殿的中门房撰贴对联“法古今完人, 养天地正气”,横批“礼仪廉耻”。他坚持每周一在礼堂给全校师生上第一节课,从校内校外的情况讲到国内国外的形势,要大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曾全力营救为国民党当局拘捕的进步青年教师董桂荣 同时,还经常把自然科学知识服务于社会,1950年初夏,先生在学校操场手持扩音器,为师生和当地群众讲解螟虫的特性和防治方法,这年他62岁。同年8月,他离开了领导岗位,但仍然在教育战线奉献。

195210月,先生应聘到私立常州育群初级中学(年底改称常州市第二初级中学,今名田家炳初级中学)任教务主任,职务低了却更加精神焕发积极热情工作,他盛赞新中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旧社会我在育志和县中13年,所修建的校舍没有在市二初中一年中新建的多,共产党真好!”

先生在1928年曾参加国民党,1939年退出。其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组织。他积极参加各界社会活动,曾推选为苏南行政区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推选为武进县第一、第二、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

19605月,先生自觉力不从心,主动向领导要求离岗,经校方同意后,于1961年正式退休。196311月病逝,终年75岁。

先生发妻李蕴华,续弦管桂芬。生有六子二女,依次是:怀、慎、惟、慧(女)、志、忠、念、丽(女),均为大学生。(六子后代)怀有二子四女:志新(女,参军)、志伟(女,大学)、云龙(大学)、志定(女,大学)、云乾(博士)、志平(女,沪运动员);慎有一子二女:嘉铃(女,医生)、惠铃(女,大学)、健(大学);惟有一子一女:迁 、迈(女)均为博士;志有一子一女:凌、舒(女)均为大学生;忠独子明(大专);念独子涛(大学)。

注释:

1、该校为1904年由江苏巡抚端方在苏州府学(1035年范仲淹创办)旧址创办,含有初级和优级两级,分别培养小学和中学教职员, 第三分类科为理化专业。

2、光绪二十七年(1901)底清廷(遵旨核议学堂选举鼓励章程折)规定,学堂毕业生经考试合格,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的科举功名。

3、《沿溪宋氏家乘》称:二十七世思本,字元兴…女二:长适…次适莊银高。

4、徐元龙女剑青,字朴贞,又名方,适湖塘江宗杰(号雨山、与山),与山次子忞,历任常州市统战部长、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徐伯昕长子星钊,历任常州柴油机厂厂长、常州市工业局局长、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5、幼安公,名纯,字尔常,号幼安,康熙辛丑(1721)汪应铨榜三甲第66名进士,历任武英殿教习、山西宁武府五寨知县,例授文林郎。

6、新坊桥小学旧址,古为阳湖县城隍庙,其中戏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修缮时发现壮儒珍先生纪念碑,碑系青石质(高宽85×50厘米) 楷体竖写阴刻计133字。

7、该校后改名常州市第二十一中学,今名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据《常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校史.学校沿革》称“1929年暑假后,校长由壮琛(树正)继任”,在其大事记中又写:193010月,教厅核委壮琛为校长。笔者推测为“先用后任”。

8、该校是193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委托中华职业教育社筹建的第一所正规的职业学校。

9、“求中”四六届校友秦汉庭写在《母校的回忆》中,秦先生为湖塘桥上街人,曾任湖塘镇镇长、马杭乡党委书记、县人事局长等职。

⑩、董桂荣在19495月调县教育局工作,后在新桥中学任教,197911月退休,19833月改为离休干部。

参考资料:《常州市教育志》、《武进县教育志》、《新坊桥小学校史》、《常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校史》、省武高编《风帆﹒60周年校庆专刊》、田家炳初级中学资料、积善堂《壮氏宗谱》、垂礼堂《小留徐氏宗谱》、广平堂《沿溪宋氏家乘》;走访壮琛侄孙壮中和(常州图书馆原副馆长)、外孙江忞(常州市政协原副主席),信访外孙徐星钊(苏州市原副市长)。

作者:  谢达山   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武进地方文献研究会地情分会会长、湖塘镇老龄协会会长兼老年大学校长

 

附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