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
——省武高“武高之声”校园广播台内容实录
广播员:秦子涵,凌露 2020年10月16日(星期五)
<Music>《勤俭节约歌》——刘晶
凌露: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秋风吹过,写着收获,写着相思。粮食也在这秋风中丰收了。今天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活动主题是“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本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宣传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广播员凌露。欢迎收听“武高之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粮食那些事儿。
秦子涵: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广播员秦子涵。每一种粮食,都是经过阳光沐浴和风雨洗礼,经过农民的辛苦栽培,方能孕育出美味。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不仅动植物,而且农作物的品种也在日益减少。古代先农们种植过多达数千种的农作物,而只有大约150种被广泛种植,成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其中,玉米、小麦、水稻约占60%,而其它大多数农作物品种已处于灭绝的边缘。随着农作物品种日趋单一和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全世界粮食供应日益脆弱。
凌露:是啊,“所贵惟贤,所宝惟谷”,“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虽然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但全球粮食安全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许多儿童依然体重不足或发育迟缓;几十亿人仍然无法获得健康的膳食;疫情肆虐全球,冲击了脆弱的农业粮食体系,农业劳动力深陷危机,许多家庭随时可能重陷贫困。
秦子涵:一粥一饭关系国家安危、人民幸福,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指引下,我们通过政策支持、科技驱动、深化改革等,不断加强对粮食生产和农业的支持,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于重重稻浪、阵阵麦香中筑牢粮食安全的基石。但也应看到,当前,粮食生产的资源约束不断趋紧、粮食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国际市场贸易条件复杂多变,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凌露:据数据显示,每年全世界浪费的食物总量高达2.9万亿磅(约合13亿吨),相当于1.2亿只大象3600万辆18轮巨型货车720万头蓝鲸的重量。就在你大快朵颐,或是丢掉吃不完的饭菜的时候,这个地球上的很多地方,有许许多多的人还在忍受着饥饿的折磨。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节约更是一种境界。从表面上看,浪费只是个人的消费方式,但从本质上讲,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颇和瑕疵。
秦子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践行“光盘行动”,节约每一粒粮食,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合:本次“武高之声”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Music>《大碗宽面》——郁可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