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指南(修订版)
微型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或合理手段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范围和较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微型课题是课题研究的一种类型。微型课题研究有助于教师进入研究状态,有助于减负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教师专业化。
我校长期以来一直注重“科研兴校”,在此基础上我校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如何降低教学重心,使我们的课题研究能够直接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使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提高研究意识,在研究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平?目前,微型课题研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本学期我校微型课题研究主要着眼于教学实践。
一、指导思想
我校微型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就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微型课题立足教育教学实践,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宗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二、研究原则
微型课题的提出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从研究的内容与周期来说的。更多的关注教学的细节,能够短期内对某些教学现象的积极反应与正确的表述,把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回到鲜活的现实之中,回到课堂,回到教师内心中去。小切口、短周期、低成本、深研究、有实效是其基本特征。因此,微型课题坚持如下原则:
学科性原则: 研究可限于某一门学科在教学中产生的具体问题。
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
简约性原则:①课题参与人员少,既可限于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也可个人申报或 2至3人合作申报。②课题研究周期短,研究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可行性原则: 课题研究必须考虑主客观条件,要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研究的内容、方法、步骤明确具体。
实用性原则: 对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有指导或借鉴作用,其成果(规格要求不高)可以在学科内或小范围推广应用。
三、实施办法
1、课题组长填写《教师微型课题研究计划书》,学校微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立项后组长负责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并组织成员按计划分阶段实施本课题组的科研工作。课题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和各自的职责,做到围绕目标、分工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完成课题任务。期中参与课题研究交流。期末课题研究工作完成时,课题组系统整理、准备好各种资料,向学校科研处提出结题鉴定申请。科研处组织结题并进行成果评奖。
3、结题材料要齐全。包括:
l 《微型课题成果鉴定表》
l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研究计划、研究工作总结报告或结题报告。
l 课题组成员材料: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评议表、相关学案、教学反思或是其他能够反应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材料。
四、管理办法
学校组织微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期微型课题的宏观设计,立项审查,过程管理,组织结题与评奖工作。组长:戚宏武副校长,成员:陆田森,丁维新,苏峰,钱小虎,刘春平。
根据《课题研究管理规范(修订版)》,课题承担者要详细记录研究活动过程并注意做好各种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每个课题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袋,其中科研处组织课题组交流检查实施方案计划和实施情况,课题结题时各种研究资料要随袋递交科研处,由学校作为教育科研档案长期保存。
五、成果评奖
微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课题的实施过程和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评选出优秀课题,并向课题组办法证书和奖金。一等奖500元,二等奖300元。微型课题的开展情况作为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考核,以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六、微型课题选题参考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微型课题研究着重点在于学科教学实践。现列举一些选题范围供参考。
选题参考范围:
1、备课方面:学案编写,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教材整合等等。
2、课堂教学方面:教学环节,课型模式,课堂活动,课堂管理等等。
3、个别辅导:“学困生”研究,提优培中等等。
4、作业:学案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与处理,错题订正等等。
5、考试策略:考试心理调整策略,题型破解策略,考试审题,试卷分析与讲评等等。
下面列举一些课题名称,让我们对微型课题具有感性认识:
高三语文有效纠错策略研究
高中作文立意指导的课例研究
高三数学试卷订正方法创新的行动研究
高一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的研究
善用高考试题 提高高三英语课堂复习的实效性
非选择型英语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的研究
物理必修教学中有效习题的选择的行动研究
“活动单”教学法在高中生物选修三中的的运用
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