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武进区李公朴研究会、武进区教育局联合组织开展的2016年武进区“李公朴故事”演讲比赛中传来喜讯。
省武高2015级高二(5)班、原高一(8)班现承志鹏同学喜获2015年“学公朴”主题征文大赛一等奖;2015级高二(8)班、原高一(10)班叶雨曦同学喜获2015年“李公朴”故事演讲比赛二等奖。优异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勤奋努力,离不开学校和年级组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更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语文老师的悉心指导。本次比赛获奖,是学校长期以来扎实推进“学公朴”德育特色活动结出的又一硕果,也必将激励、鼓舞我校在“学公朴”活动上再上新台阶、再攀新高峰、再创新辉煌!
2015年是李公朴先生殉难69周年,为更好传承和弘扬李公朴先生“爱国、民主、进步、奉献”的精神,更好地依托校本特色课程资源推进素质教育,推进人本、和谐校园的建设,根据武进李公朴研究会、武进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第八届“学公朴周”活动的通知》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我校精心筹备、组织开展了以“传承公朴精神,争做优秀青年”为主题的学公朴系列活动,如:隆重举行了第五届“李公朴班”授牌仪式,启动实施了第六届“李公朴班”争创活动,受邀参加了武进区纪念李公朴殉难69周年座谈会师生代表作交流发言,组织开展了“读公朴文章、明读书智慧”征文大赛,积极开展了爱心捐书、爱心敬老、爱心助残、爱心助孤、爱心援疆等多种形式的“学公朴、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等。
李公朴,号仆如,原名永祥,号晋祥,祖籍武进湖塘,1902年11月26日生。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杰出的社会教育家。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河清海晏,当思先贤遗训。李公朴先生一生为人民得民主而奔波,为中华启民智而劳碌,今日学子,再读公朴文章,当有新思考、新收获。本着“以赛促学、以学促做”的原则和理念,学校统一印发了李公朴先生的生平事迹材料和李公朴先生《求知识的三条路》和《读书实验》两篇文章,供2015级高一年级的全体学生阅读学习。学生们结合公朴事迹及学习心得积极撰写主题征文,经语文组老师的认真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5名。在获一等奖的10篇征文中又择优挑选了承志鹏同学的《读李公朴》、肖霈雨同学的《求知源于热爱》、蒋涵佳同学的《美在其中》3篇文章参加了区级评比。正是做实做细、层层选拔、优中选优,才最终捧回了大奖,可谓是实至名归。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给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点赞,更为承志鹏同学点赞。
最后,还要给叶雨曦同学点赞。故事演讲比赛中,她匠心独运、独辟蹊径,以《像公朴那样读书》为演讲主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李公朴先生的“读书”故事,由衷地表达了对公朴先生人文精神的深深敬仰,更以“要学会读书”为落脚点,抒发了将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进一步扎实践行公朴先生“爱读书、活读书、读书活”读书思想与“勤学善思、多问进取”学校学风的豪情壮志。叶雨曦同学的演讲落落大方、饱含深情、充满活力,充分展示省武高学子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风貌。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省武高需要公朴精神,公朴精神也必将植根于省武高校园,生生不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将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和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将“爱国、民主、进步、奉献”的公朴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并落地生根,激励和引导学生以李公朴先生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刻苦学习、奋发成才,努力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撰文、责编:杨雷)